运营管理风险(运营管理风险有哪些)
本文目录一览:
- 1、什么是运营风险
- 2、阐述企业资本运营中的风险管理
- 3、做好运营风险管控就用这几招!
- 4、资本运营管理中的风险与防范
- 5、运营风险的管理
什么是运营风险
运营风险管理所谓运营风险是指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动性以及主体对环境的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的有限性,而导致的运营失败或使运营活动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的可能性及其损失。
运营风险通过一个包含各种政策、流程与程序的框架加以管理,同时各业务单元通过该框架来确定、评估、监督与控制减轻其运营风险。这些运营风险管理流程与程序包括: 运营风险自我评估(ORSA);
运营风险行动计划(ORAP);
关键性运营风险指标(KORIs);
运营风险事件与损失分析。
运营风险自我评估(ORSA)涉及确认与评估内在风险以及评估控制手段对减轻已确认风险的有效性。应对问题的行动计划被加以记录并根据运营风险行动计划(ORAP)予以监督。
关键性运营风险指标(KORIs)是业务单元与业务支持单元持续收集与监督的统计数据,能够帮助早期发现潜在的运营控制薄弱环节。集团还展开趋势分析,以确认需要应对的系统性问题。
集团建立起一个运营风险事件与损失数据库,目的是推动对先进方式的应用,借以量化运营风险。此外,对亏损趋势及亏损事件之根本原因的分析也有助于强化内部控制环境。
集团的运营风险管理框架也引入了一个新产品/服务计划流程,该流程可确保在新产品/服务推出前,发现、分析与应对相关的风险。
随着对内部运营外包以实现成本与运营效率的需求不断增加,集团的外包政策与框架确保能够在订立新的外包协议前对外包风险进行全面的确认与管理,并在订立协议后对风险进行持续的监督与控制。
集团已经建立起有关商业持续性与危机管理的策略及计划,并对其有效性进行了测试,确保核心业务职能在主要业务与/或系统受到冲击时得以迅速恢复。
另外,集团也制定了集团保险计划,以便有效减低出现重大运营亏损的风险。
法律风险是运营风险的一部分,由不具备强制执行力或意外的合同、有缺陷的记录、客户的授权不足、诉讼与违反适用法律引起。业务单元与集团内部与外部的法律顾问共同努力,确保有效管理集团之业务活动所引起的法律风险。
集团制定运营风险管理培训和风险意识提升计划,旨在持续推广有效的风险管理文化。
阐述企业资本运营中的风险管理
阐述企业资本运营中的风险管理
引导语:资本运营是企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对我国的企业来讲,资本运营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才起步的。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阐述企业资本运营中的风险管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 我国资本运营目前状况
我国的资本运营实践给企业发展注入了活力,造就了一批规模宏大的企业集团,有的已跨入国际市场竞争行列,成为国际企业界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挽救了一批企业,有的通过并购、重组找到了归宿,有的通过股份制改造、股票上市,以全新的面貌步入竞争激烈的市场。但是,现实不容乐观,也有为数不少的企业在没有深入研究资本运营操作理论和技巧的情况下盲目操作,造成损失和失败。可见,我国资本运营历程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风险与发展同在。
二、 我国资本运营的目前状况特征
1、资产重组操作中盲目追求速度,风险及效益意识谈薄
2、企业收购、兼并操作中缺乏理性分析
3、股份制改造操作欠规范,使其应有机制难以实现
三、研究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管理的作用
有人认为资本运营就是一项决策,是对一个个案进行的方案设计和决策。如果是这样认为的话,那就走人了一个误区。资本运作是企业的一种战略形式,它不是一项日常性业务,它的开展往往是在相关条件成熟时的一种企业行为。虽然它不是一项日常性业务工作,但作为一种战略,就存在着战略规划的制订和战略规划的执行这样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往往由推行到完成可能要一段很长的时间。资本运营的战略运作方式并不是不可修改的,如果在执行过程中发现环境条件突变或评估有误,当然有修改的必要。这就要求企业在资本运营前,仔细分析其中的风险因素,制定运营战略,并在运营过程中不断地修正它。
有时,尽管采取了多种风险防范措施也无法绝对避开企业风险的发生。因而,一旦发生风险,就必须妥善处理,迅速辩明企业风险的范围、损害程度和事态发展动向,判明风险的性质,及时对发生的'风险损失进行充分而有效的经济补偿,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少的风险处理费用排除风险对企业的干扰,最大限度地避开和减轻因损失而导致企业陷入困境的可能性。
因此,在分析我国资本运营操作的目前状况和误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资本运营的理论以及风险管理的理论,探讨企业在资本运营过程中风险管理的机制,将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四、风险管理
1、风险管理的概念
风险管理是企业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和衡量,并采用合理的经济和技术手段加以处理,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一种管理行为。
2、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
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处理、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五、企业资本运营中的风险与测量
1、影响企业资本运营的因素。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资本运营活动本身的复杂性、企业能力的有限性
2、资本运营的风险测量策略
(1)风险的算术测量法。算术测量法主要是用百分比、差值、净值、平均值来表示风险程度的。
(2)资本运营风险的概率衡量法。所谓概率法就是采用概率论中期望和标准差(或协方差)的概念来度量不同资产风险状况的策略。这是一种比较清楚和比较实际地反映风险程度的策略。
3、资本运营项目组合的风险衡量
(1)项目组合之间相互关联的影响。在进行资本运营风险估计时,考虑到项目之间的相互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进行风险估计时,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忽略关联影响而可能带来的偏差,决策时必须考虑这一点。
(2)多项目相互关联风险的估计。当企业同时进行多项目经营活动时,这种项目组合的风险测量就要复杂一些。各项目的风险和收益应该根据这些项目对它们所组成的项目组合的风险和收益的影响来进行分析。
六、我国企业资本运营中的风险
1、政治风险;2、经营风险;3、技术风险;4、财务风险;5、资金风险
七、企业资本运营的战略选择—建立资本运营中的风险管理机制
1、界定范围,明确目标。首先确定风险管理对象的范围,明确风险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管理者要从资本运营操作的整个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理由出发,根据目标要求建立资本运营操作风险管理的目标及各阶段分目标,并进行目标风险分析,然后根据潜在的风险威胁调整目标,最终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目标系统。
2、分析风险成因,识别风险类型。在建立了风险管理目标系统后、应根据风险管理目标要求,认真研究资本运营操
作的内外部环境状况,分析风险形成的根本理由,并据此划分风险类型,从而为制订风险防范策略提供思路。
3、判断风险概率及风险强度。风险概率是指风险实际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强度则是指风险影响程度,即风险值。这两个指标都可以通过一定的定量策略确定。衡量风险的策略有系数法等,可根据不同内容及要求进行选择。
4、风险效用评估。风险效用评估主要是根据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确定出各种不同类型的资本运营主体对待风险的效用值。通过风险效用评估确定出资本运营主体的风险收益效用值后,就可以做出相应应付风险的策略。
5、风险管理效果评价。风险管理的效果一般采用“费用—效益比值法”进行评价判断,即比值一效益/费用。效益是指达到风险管理目标后所取得的实际效果,通常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表示;费用则是指风险管理活动的实际支出,可分为货币性支出与非货币性支出两种费用。比值越大。则说明风险管理活动的效果越好,否则相反。
6、总结经验,提高水平。在整个风险管理活动结束后,企业经营者应对前一阶段的风险管理运作进行总结,以积累更多的经验,提高企业从事资本运营风险管理的能力。
八、 总结
风险管理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而在资本运营中,风险管理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企业
在资本运营中的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会起到关键的作用。
;
做好运营风险管控就用这几招!
其实做了这么长时间的运营工作,让 菜头先生 最感觉劳累了并不是策划,不是内容的建设,更不是数据统计,最累的还是运营过程中的风险管控工作。如果说我们写了一篇让用户一头雾水的文案,还是可以挽回的。但是如果说我们在设计策略或者流程的让用户感到不爽,才是作为运营人员最大的风险。既然风险管控如此重要,那么我们需要在哪些环节,对于哪些风险需要去控制呢?
首先请看下面一张图:
这张图虽然很不好看,但却是很多困难中的许多点。当我们回过头看到这些困难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很多困难是需要这样去聚焦的
1、在运营的实际工作中很多,其实分歧主要存在于规则的定义当中。
比如菜头先生曾经在年前组织一个关注有礼的活动。在设定获奖用户定义的时候,我就需要注意到底是支付订单的客户,还是最终收到商品并且没有退还货的客户。这里告诉大家的意思在组织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把最终转化结果给定义好。否则就会照成前台和后台理解的不一样,导致争论。当然定义好的前提是前后端要充分的要进行充分的沟通。
2、运营人员需要和研发的人员打好交道
为什么要着重强调要和技术人员充分的进行沟通呢?
那是因为很多上线需要的产品或技术支持都是需要技术这边基于帮助的。同时菜头先生在这里建议一下,作为一名合格的运营人员,不但要懂运营和产品,还是稍微的懂一点技术构架的问题。这样在于技术沟通的时候也不至于抓瞎和不在一个频道上。就说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活动程序没有按时的上线,那么运营人员第一反应就需要找到log,然后先进行人工导出数据并加以分析,前提是不耽误给用户的发奖。
3、所有内部、外部的策划完成以后,活动人员就需要给出具体的详细的需求定义文档,并且把所有涉及到活动本身内容的人聚集在起一起进行充分的沟通,并且使用正式邮件进行确认。并且加入到项目进程系统中进行统一管理,中间如果变化,要及时的进行沟通。这时候做的大多数就是分解和跟进了。
4、客服培训
一个活动向外推后,如果有外部用户进来,出现任何问题都是和客服相关的。那么当出现问题后,具体什么样的话术,什么样的具体解决办法,都是需要客服进行了解的。运营人员需要整理FAQ,并且尝试想想一些可能性的客服模块,对客服进行一次全面的辅导。
5、那么最后你需要考虑一些其他问题
A、制定规则的时候是否有遗漏。
B、奖励的设置是否合理
C、效果如何检测等等
到这里已经说了很多了,也许还有很多模块没有涉及,如果您对 活动运营 感兴趣,欢迎您微信搜索caitoultt,和 菜头先生 聊聊。
资本运营管理中的风险与防范
资本运营管理中运营管理风险的风险与防范
引导语运营管理风险:资本运营风险包括:体制风险、经营风险、市场风险、法律法规风险等。资本运营风险运营管理风险的来源主要由资本运营的特点所决定:即资本运营的风险性、资本运营的复杂性、资本运营的扩张性、资本运营的挑战性。
一、资本运营面临的风险
企业资本运营存在着风险,这是企业资本运营特点所决定的。资本运营风险主要表现在:
第一,体制风险。企业进行资本运营有其自身明确的动因,这个动因必须表现为经济动因,以追求经济效益为前提。但在我国企业资本运营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尚处在逐步完善的阶段,国家在进行资本运营时强调盘活国有资产、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带有较大程度的行政色彩,许多企业的资本运营都是出于政府部门的强行捏合而最终实现的,重组双方常常缺乏利益冲动而缺少重组动机,导致管理层对重组后的企业发展和经营管理缺乏了解,并难以适应长期的运作,从而使企业资本运营在一开始便潜伏下风险隐患。第一,由于企业缺乏资本运营方面的人才,使资本运营的规模和质量受到制约。目前,我国投资银行的经营运作才刚刚起步,缺乏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制约着整个证券业和并购业务的发展,而一哄而上的大规模重组事件的快速涌现,在缺乏质量保证的前提下,必然会给企业后期的发展埋下潜在的隐患。第二,政府依靠行政手段对企业进行重组时所采取的大包大揽的做法,比如以非经济目标代替经济目标,过分强调 优帮劣、强管弱、富扶贫 的解困行为等,背离了市场原则,给企业发展带来了风险。第三,被并购企业人员的安置因体制影响,常常被作为重组时的一项重要附加条件。这种接收或重组本身为重组企业的后续发展埋下了潜在的风险。
第二,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重组者在并购完成后,无法使整个企业集团产生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市场份额效应以及实现规模经济和经验共享互补等效果,甚至整个企业集团还遭受被并购进来的新公司的经营
拖累。企业搞资本运营,首先要对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市场状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充分考虑被兼并企业的生产要素与本企业生产要素的协同性。还要考虑被兼并企业产品的市场前景。如果被兼并企业产品市场发生变化,企业将面临很大风险。
在经营风险体现为生产要素质量不高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还表现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生产能力方面。尤其是当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进入较为生疏领域的时候,更需要把管理能力能否适应新领域的要求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否则的话,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借以分散风险的目的非但不能达到,弄不好反受管理风险之累。
在企业财务方面,企业负债结构的合理与否也是资本经营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风险。企业资本经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资本收益,但是资本经营,特别是大规模的兼并收购活动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一般来讲,企业不可能通过自有资本来完成一项巨大的兼并收购工程,这样做即便成功,也是不经济的。许多企业希望通过债务杠杆来完成兼并收购,但这样做财务风险很大,特别是在信息不对称、市场发生巨变以及经营决策出现重大失误情况下,以高负债进行资本经营,其财务风险就更大了。
第三,市场风险。资本运营是一种市场经济行为,一些市场因素的不确定性也给企业的资本运营带来了各种风险。(1)市场行情的变动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一方面将会影响到资本经营过程中的资金来源,导致收购或重组受阻,另一方面还可以影响到企业收购的成本及目标公司的选择。(2)由于对市场信息的了解不足,加上市场信息本身就具有不充分或不对称特点,也是造成企业并购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受到目标公司的反收购行动影响。目标公司采取的各种反收购措施,无疑对收购方构成了相当大的风险。因此,企业在进行并购时,要制定详细的收购方案,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充分的估计,以最小的代价完成收购,否则要冒很大的反收购风险。
第四,法律法规风险。在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各国政府都制定了维持公平竞争,限制垄断的 反垄断法 或 反托拉斯法 等,这些法案使大规模的有可能形成垄断的并购受到限制,从而使并购企业亏损惨重。目前,尽管我国还没有完善的反垄断、促进公平竞争的法规,但公司法中含有某些增加交易透明度、维持公平竞争、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相关法律条例。企业在资本经营中,特别是在兼并收购中应进行仔细研究以尽量避免受到不必要的法律限制,从而使交易成本增加。目前我国制定的 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中规定,收购方持一家上市公司5%的股份时必须进行公告,以后每增持2%均要进行公告,持有30%股份后要求发出全面收购要约,如果得不到收购要约豁免,该项规定会使并购成本大幅上升,使并购计划几乎无法完成。
二、资本运营风险来源的决定因素
资本运营的风险来源于多个渠道,既有系统性风险,又有非系统性风险,既有来自外部的风险,又有来自内部的风险。但我们认为资本运营风险的一个重要来源是由资本运营的特点所决定的。
首先,由资本运营的风险性所决定。资本运营是企业高级的经营活动,这一活动的实施存在各种风险。企业进行资本运营,通过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形式,拥有被并购企业的全部或部分产权。这实际上是通过产权交易市场或资本市场购买企业产权的一次巨大的投资活动,而且是一次风险性极大的投资。并购对象选择是否得当,本企业的资源状况是否与所选择的并购对象对于资源的需求相匹配,这对企业来说,直接影响其并购活动能否取得成功,因而带有很大的风险性。据有关资料统计,即使是西方国家的企业,并购成功率也仅有50%。在实践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有的企业在没有弄清楚目标企业的资产、债权、债务状况及其出售动机的条件下,盲目并购,结果背上包袱,跌入了 陷阱 ;还有的企业高估本企业的资源条件,特别是融资能力,结果使并购无法完成,或者虽然完成了交易,却无力进一步投入资源进行消化吸收,企业的资本经营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不但不能把并购企业搞活,反而恶化了本企业的经营状况,可以说是 赔了夫人又折兵 。
其次,由资本运营的复杂性所决定。资本运营作为企业的一种战略与企业其运营管理风险他战略相比,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战略。资本运营战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包括企业经营领域和行业的选择。(2)在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指导下,选择具体的资本经营战略,如采取兼并、收购,还是控股、参股或其他产权运作方式。(3)对象企业的选择,以及本企业资源的评价、机会、风险分析等。(4)战略的实施,包括资本筹措,对象企业资
产评估、谈判、交易及其并购之后的生产、组织、财务、人事等方面的整合。资本运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经过一系列前后相连、环环紧扣的战略过程,每一个战略阶段和战略环节,都必须谨慎操作,否则,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
第三,由资本运营的扩张性所决定。资本运营战略实际上是一种企业的具体发展战略,是一种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战略手段。扩张性是这一战略的重要特性。虽然就全社会来说,资本运营并没有增加或减少社会资源总量,只是改变了这些资源的原有配置,提高了这些资源的运营效率;但是就进行资本运营的企业来说,它所能够控制、运作的资源却增加了用少的资本,控制、推动更多、更大范围的资本,使其为本企业的战略目标服务,企业的原有资本产生出一种 放大效应 、 杠杆效应 ,从而产生最大限度的利润。当然,扩张性是就资本运营战略的一般特性而言的,有些情况下,特别是当企业外部环境对企业发展不利,以及本企业资源约束较大的时候,企业也需要缩小 资本 规模,实施收缩战略。比如,将企业资本从不利的行业、企业退出等。实际上,资本运营的过程就是企业不断调整、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实现企业资本最大限度增值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有资本扩张,也有资本收缩,而更多的则是对资本的重组和组合。
第四,由资本运营的挑战性所决定。资本运营战略,是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而制定的,或者是企业发现了有利于本企业扩张发展机会,或者是企业为应对外界环境的威胁、压力和挑战所采取的行动方案,因而,它要求企业不仅仅停留在适应外部环境这一层次上,还要强调企业发挥能动性、创造性,主动出击,主动进攻。资本运营如同一个大 魔方 ,变化无穷,奥妙无穷,同时也充满着风险,有些企业通过资本运营迅速崛起,而另一些企业却由于资本运营失误而跌入 陷阱 ,一蹶不振。
三、防范和化解资本运营风险的措施
与商品经营相比,资本运营要复杂的多,企业进行投资、控股扩张的同时,实际上也是企业风险的扩张。为了使企业的资本运营、资产重组工作达到预先设定的效果,必须高度重视对资本运营工作本身风险的防范。
首先,选择和引入符合条件的资本运营主体。符合条件的主体应该是:(1)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具有控股和资产置换所需的资金、技术和管理能力,其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发展的方向;(2)资本运营、资产重组必须有明确的目的,都是为了企业自身和被控制对象的长期和长远发展;(3)企业本身已形成较强的市场拓展能力和较为齐全的经营管理班子,具有吸收、消化被控资源的能力。上述各项条件是一组相关联的充分必要条件,缺一不可。否则资本运营将给企业招致更大的风险。
其次,明确企业发展战略定位,制定企业长远发展战略。资本运营的基础是生产经营,一个企业要想通过资本经营赢得市场竞争优势,实现规模经济,就必须通过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趋势、市场变动格局、行业发展前景、产品市
场占有率、投入产出效果、自身的生产经营素质条件和发展潜力,确定企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企业生产经营、资本运营发展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有的放矢地确定资本运营的手段方式,使股份化改造、兼并收购、合资嫁接、联合协作等资本经营方式围绕着一个明确的目标进行。否则,为资本运营而进行资本运营,企业发展将无从谈起,资本运营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三,注重企业主营业务和核心业务的巩固和长远发展,以此为基础开展资本运营。已有的实践证明,资本运营成功的关键在于一切并购业务都必须围绕主营业务而进行,否则,必将本末倒置,使企业发展误入歧途。瑞典的伊莱克斯集团公司是国际上知名的资本经营成功的典范,该公司资本经营成功的秘诀在于:在实行并购战略过程中,始终围绕一个宗旨,就是所有兼并收购活动都必须集中在公司的核心业务上,即家用电器和商用电器。对并购公司中与核心业务无关的部门或分公司经过整顿和包装后将其出售。这样,该公司在搞好生产经营的基础上,以分拆出售所并购的企业这一方式取得了大量的利润,获得了需要的生产要素,不断扩大企业规模,从而使这样一个制造煤油灯的作坊成为世界级的企业巨人。
第四,应从财务的角度对资本运营、资产重组方案进行充分的分析论证。这些分析包括:对重组成本的分析比较、对重组效益的预测、对企业的财务承受能力的分析等。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选择出最佳的重组方式,制定周详的重组方案,并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财务问题及早制定对策。某些企业可能会过分注重资产重组的表面形式,而没有对整合发展过程给予足够的重视,这种做法是十分危险的。实际上,整合过程就是企业经营由扭曲向主题回归的过程,整合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日后的经营状况。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除此之外,无论多好的重组方案在具体实施时都可能遇到一些始料不及的问题,这就需要经营者在实际操作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采取应变措施。
第五,在企业资本运营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特别是投资银行的作用。实践证明,中介机构在为企业设计重组模式,进行可行性分析,协助制定和实施重组具体方案中,能帮助企业提高资本运营的效率。
第六,企业在资本运营的过程中,如何通过降低资本经营成本来规避风险显得尤为重要。(1)要尽量采取 选择性收购 方式。所谓 选择性收购 ,就是收购方不必将 肥肉和骨头 一同收购,而是从中挑选出。具体来说就是要甩掉债务包袱和人员包袱。这样,收购方通过注入一定的流动资金,很快便可以启动生产,并实现 扭亏为盈 。由于目前各地破产企业财产普遍存在 变现难 的问题,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目标企业财产价值往往被低估,有利于收购方通过对同行业中的低效益或微亏损但确有潜力的企业进行有选择的收购,使得被收购企业的机器、设备和熟练劳动力等有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比另起炉灶重新投资建厂要经济得多,是企业实现资本低成本扩张的一
个现实途径。(2)利用企业法人股和国家股股权有偿转让实现低成本运作。一般来说,企业在确定是否要兼并企业时,往往会考虑并购的资本成本。当并购的这一资本低于目标企业的股票市场价格时,这种并购才算是合算的。由此看来,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出现的大量股权有偿转让资本重组案例中,由于通过法人股或国家股的股权转让来控股目标企业,其股权转让价格是由双方协议确定,一般略高于目标企业的每股净资产值,却远远低于目标企业在股票市场上的价格。即使把并购企业用于目标企业重建时所需的重置资本成本加进去,仍然是远远低于目标企业在股票市场上的价格总额。法人股、国有股的有偿转让,显然为并购企业降低并购成本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股权交易对象。由于中国深沪两市上市公司股本构成中最重要的特点是国有股所占比重较大且不能流通,使得企业并购多采取在市场上协议收购方式进行。如1997年6月中远洋运输公司以每股3元的价格协议收购众城实业发起人法人股,耗资2.5亿元控股众城实业就是一个典型案例。(3)通过上市公司国有股的无偿划拨实现低成本扩张。例如,天津美纶、四川制药的股权转让案就是这种方式的典型代表。通过上市公司国有股的无偿划拨实现股权的转移,将四川制药国有股权无偿划拨给四川全兴集团,天津美纶的国有股权无偿划拨给天津泰达集团。与众城实业的股权转让相比,这无疑是更具中国特色的高效率、低成本资本运营的方法。为推动国企改革,充分发挥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国有股东如能够将失去配股资格的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无偿划拨给未上市的优质国有企业,不仅可以实现非上市公司对上市公司的控股,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而且还可以实现低成本的 买壳上市 。这在目前的资本重组事件中是很有特色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通过资本重组改革国有企业的新的尝试。(4)通过杠杆收购实现低成本资本运营。杠杆收购1980年代曾风行于美国。杠杆收购简单地说,就是借钱融资来完成收购公司的交易。通常收购者只有一成本钱,其余九成由投资银行代替收购者发行垃圾债券和向商业银行贷款筹集,也就是说用很少的钱可以完成大规模的交易活动。这就为实现企业 小吃大 、 蛇吞象 提供了发挥的空间。杠杆一词在财务上是指股本与负债的比率,因而也可以把杠杆收购称为高度负债的收购方式。称这样的收购者为 收购艺术家 是再贴切不过了。他们在做出精确的计算以后,使得收购后公司的收支处于杠杆的平衡点。
从企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贯彻和实施来看,对资本运营成本的高低划分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如果高成本扩张可能带来理想的收益,这种扩张的成本从长期看就是低的。相反,如果妨碍了实施正确的战略规划,或执行了错误的战略,成本扩张的结果可能是惨重的代价、极高昂的成本。 ;
运营风险的管理
运营风险管理对整个企业的运营风险进行识别、衡量、监督、控制和报告的作用。 对金融服务行业来说,风险始终是开展业务所不可避免的东西。然而,由于公司的失误,市场的不确定性和资本市场的波动,使得风险的危害性以及由于对风险管理不利而造成的后果都更加严重。交易量的不断膨胀以及对自动化和速度的需求使得风险成本不断攀升。与此同时,各种新的法规也不断出台,对风险控制和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将责任落实到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董事会和管理层个人头上。
然而面对这些压力,许多金融机构仍然以竖井式的方法运作,各个业务部门分别保留自己的一套有关风险管理的数据、分析方法和假设,它们之间往往存在不一致性。即使他们能够在整个企业范围内采用统一的方法,然而传统的风险机制无法了解跨越多个地理区域、部门和业务线的众多风险因素之间复杂的依存关系。 因此,企业往往看到的只是那些没有危害的风险的一个幻影摂,而却忽视了真正危险而且可以防范的损失。